有必要配置全球資源,促進技術創新,加快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企業。建設一批在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和聲音的企業,有助于優化資源布局,提高企業創新能力,進一步暢通國際循環,提高國內市場的發展質量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各類企業平穩健康發展,規模實力群體躍升。過去兩年,中國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連續位居全球首位,一些行業領軍企業和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已具備了較強國際競爭力,有基礎也有能力邁向世界一流。從品牌出海到打造世界級品牌,領先的中國企業正在加快新的品牌創造道路的探索,打造世界級品牌的探索道路已經開放。然而,在這個過程中,中國品牌仍然面臨著許多挑戰,特別是為了打造全球用戶認可的品牌。中國品牌走出去只是一個起點,但也要走進去和走上去,以創造世界級的品牌。
品牌出海:中國企業全球化初步探索
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選擇,應該以什么樣的策略和姿態來對抗全球化浪潮。路徑大致可以分為兩種:一種是OEM,另一種是獨立品牌出海。
OEM是企業出海的第一種方式。在全球產業鏈的大分工體系下,OEM出??梢猿浞职l揮企業在生產要素配置方面的優勢,實現大規模制造業生產能力的提高和應用,促進企業規模的增長。加入中國WTO采用這種模式的企業比比皆是,這也是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根源。
然而,不可忽視的是,OEM出海對OEM
企業非常不利,因為OEM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,一旦海外訂單發生變化,企業的運營將面臨巨大的壓力。此外,各國開始提高對當地制造業的關稅保護,原材料和運輸成本也呈現出快速上升的趨勢,加速了全球產業鏈的再分工。
尋求更高水平的發展,轉型已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選擇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采用第二種方式,即品牌出海,從外匯創造到品牌創造,并開始創造自己的品牌形象。品牌出海意味著以獨立品牌進入海外,有助于在全球市場上創造品牌形象,與用戶建立品牌聯系,也是加快品牌力量建設的意義。
然而,品牌出海不會在一夜之間實現。企業需要忍受孤獨和誘惑。面對時間長、成本高的問題,許多中國企業品牌出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世界上有一條規則,如果你想在母國以外創造一個品牌,至少需要8-9年的賠償期。海爾作為中國最早走出去并得到全球認可的企業之一,從一開始就走上了自主品牌出海的道路,為企業轉型海外品牌提供了參考。
自1991年大規模出口以來,海爾憑借自己的品牌進入海外 海爾在2016年實現了收入平衡。在此過程中,海爾不僅解決了全球不同地區市場對產品質量、產品標準、法律法規的不同要求,而且建立了全球創新體系,加快了企業的全球化進程。
艱苦的發展帶來了可觀的回報:2021年,海爾子公司海爾智家的海外收入達到1147.3億,占50%以上;根據歐瑞國際全球知名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,2021年,海爾連續13年獲得全球第一大型家電品牌,成為全球用戶最認可的品牌。
從OEM到品牌出海,這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級品牌的第一步。在這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上,以海爾為代表的領先企業已經探索了30多年,這不僅為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型提供了模式,也為中國品牌抓住了全球市場快速發展的機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