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站數據中心
目前,我國水電站的數據挖掘、應用還在起步階段,絕大部分中小水電站還是未意識到設備數據對安全生產的重要性,數據的存儲也是監控系統自帶的關系數據庫,存儲容量小,且數據位于生產一區,查詢困難,不能給電站的經營、生產管理、設備檢修等環節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。
近年來,有些大型水力發電集團進行了數據中心的建設,但大多未按大數據架構進行規劃和開發,數據堆積到一定程度后,必然會因為系統效率低下而將海量數據遷移到大數據框架中。
我公司多年專注于電站設備、管理數據平臺的研發,采用大數據結構,建立和完善了數據采集、數據使用、數據展示等一系列規范,確立電站為數據產權的擁有者,我們提供數據平臺和存儲空間服務。
數據管理采用Zookeeper 分布式服務框架;Hadoop框架透明地為應用提供可靠性和數據移動;分布式的、基于發布/訂閱的消息系統采用Kafka;高度動態的實時信息采用Storm進行處理。
基于數據驅動的水電站《綜合信息化管理平臺》
目前的水電站信息化系統大多自成體系,有不同的廠家,在不同的時期建設的功能單一的異構系統,從系統構架上,無法完成多系統數據和業務的關聯與協同,使用者需從不同系統中人工抄錄數據,來完成日常工作,談不上對關鍵數據的歷史分析和挖掘,給水電站運營管理帶來很大的不便。
基于設備和生產實時數據驅動的水電站《綜合信息化管理平臺》實現遠程數據采集、傳輸和管理應用。信息平臺主要實現公司及各電站信息化辦公,采用B/S架構,分層實現水電站業務邏輯結構,具有安全與環境管理、運行管理、梯級調度與優化運行、檢修管理、設備管理、物資管理、生產技術管理、人力資源管理、辦公自動化、大數據分析、系統管理等功能模塊。
精細的實施組織
現場接口狀態三維掃描
增容改造電站大多運行了較長時間,廠家提供的隨機資料是紙質版的,接口資料的缺失對電站改造的實施造成很大的困擾,加之當時加工質量的差異,使把合面的孔距、孔徑和分布園直徑與圖紙不同,新部件與原有接口不匹配,導致工期不能保證。我公司采用精度達0.03毫米的手持式掃描儀對現場接口掃描、建模,并通過逆向軟件生成改造所需的工程圖樣。
輕量級項目管理
水電站改造的實施的安排取決于資源使用的最大化,一般安排在枯水期,實施周期短,涉及到主輔機技術方案協同、拆機、運輸、生產、回裝等過程,要保證改造項目安全、高效地實施,就要求各環節銜接的時間、地點、人員高度統一,這就給項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《輕量級項目管理》以技術協議和合同為主線,進行合同生命期管理,從合同簽訂到機組72小時試運行結束或竣工報告簽字。
特征參數確定
技術協議參數、結構尺寸、土建尺寸、接口參數等
成套范圍確定
通過文字、圖形確定各成套方的設備界限、自動化元件清單
進度協同
通過甘特圖項目進度的分解合成,并具有對參與項目各方進行提示、預警和激發會商機制功能。
機組質量過程控制
建立、建全檢查記錄卡。
強大的融資平臺
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,注冊資本74.25億元人民幣,所有者權益113.24億元,管理資金規模一百九十余億元,履行集團賦予的產業孵化、資本運作、戰略并購、投資融資等職能,并為集團內部企業的發展提供資金上的支持。
公司作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權的投資管理主體、資本運作和戰略合作的平臺,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及其下屬單位聯合國新國際投資有限公司、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、中國光大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、中國進出口銀行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、國家開發投資公司、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、信達投資有限公司、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。
公司通過資本運作和流轉,積極融通國內外社會資源,秉承“創新戰略,穩健投資,規范管理,創造價值”的經營理念,致力于通過價值創造和自我發展助推航天產業、服務國民經濟。
永續的服務支撐
實時大數據的支持使我公司的服務貫通與水電站建設、生產、安裝、運行的所有過程,使“實時服務”、“遠程診斷”、“永續服務”成為可能。